English

溯本求源 端倪已见

2000-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何宣 我有话说

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教授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全面展开,有望使这一女性常见病的治疗效果发生较大改观

正常女性的子宫内膜位于子宫内壁,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如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等区域出现有功能的子宫内膜,亦发生周期性出血及相应症状,则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大约可累及10%~15%的育龄妇女。它所引起的痛经、下腹痛、性交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也是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病理学家已经肯定内异症属于良性疾病,但它所具有的转移、种植和复发的特点却与恶性肿瘤类似。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内异症,但很难解决其反复复发的问题。究其原因,乃是对内异症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唯有对发病机制进行探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内异症的治疗效果。因此,由著名妇产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郎景和教授牵头,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三家单位联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由郎景和教授等领导的课题组决定,着重对内异症发病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离开了子宫腔的子宫内膜如何粘附、种植于腹膜,并刺激周围腹膜产生新生血管为其提供血液?为何大多数妇女月经期子宫内膜都可以返流到腹腔,只有一部分人发生内异症?内异症患者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或者其子宫内膜与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本身就有差别?内异症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

目前认为,内异症发生的第一步,是返流入腹腔的子宫内膜细胞粘附于腹腔之上。这一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参与,粘附分子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家族,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表明,内异症患者血清中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提示这种分子可能参与了异位内膜对腹膜的粘附过程。整合素家族是另一类重要的粘附分子,目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对这类分子在内异症发病中的意义正在进行研究。

粘附在腹膜上的异位内膜,进一步会向邻近腹膜发生侵袭。细胞要获得侵袭能力,不仅需要同型细胞之间的分离,还需要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建。上皮型钙粘蛋白主要参与同型细胞之间的粘附。如果细胞功能失常,钙粘蛋白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后,将释放其细胞外的可溶性片断(sE-cad)而失去粘附功能,同时血清sE-cad水平升高。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sE-cad水平高于无内异症的正常妇女,提示内异症患者体内钙粘蛋白的粘附功能下降,细胞获得了侵袭性,血清sE-cad水平的检测有助内异症的诊断。同时,对于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建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异位内膜成功粘附并侵袭入腹膜后,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新生血管提供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关键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血小板反应素(TSP-1)则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该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异位内膜及子宫在位内膜组织均有VEGF和TSP-1的表达,活跃病灶中VEGF的表达水平较高,TSP-1表达水平较低,提示血管形成相关分子的平衡与内异症的病程演变极为有关。而且发现,与正常妇女相比,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较高而TSP-1的表达水平较低,表明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血管形成活性升高。这种血管形成活性增高的子宫内膜返流入腹腔后,才可能刺激周围产生足够的新生血管,从而发展成为有临床症状的内异症,这是一种对内异症发病机理的新解释。

在对组织和血清中一些与内异症发生有关的重要分子进行研究的同时,课题组还通过对异位内膜或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内异症的体外细胞模型,进一步探讨腹腔局部因素对体外培养的内膜细胞的作用。初步结果显示,雌、孕激素以及某些细胞因子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粘附能力,而且对一些与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有关的分子的分泌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了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

疾病的动物模型不仅可以验证体外实验的结果,而且还能开展一些在人体内无法进行的实验。然而除了高级灵长类动物(如猴子或猩猩)外,其他动物没有月经,因此在灵长类动物中建立的内异症模型对于内异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很有价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正在进行这项研究。

目前,对内异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此项研究将在2003年完成,届时将进一步揭示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望使这一常见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相当程度的改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